頸椎退化勿輕視 突無法扣鈕揸筷子 慎防神經病變恐致癱

林楚賢醫生
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
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

人口老化,頸椎退化個案趨增,長者長期「屈住條頸」、姿勢欠佳都可加劇問題,初期大多無症狀,之後可能有肌肉繃緊、頭痛及肩頸痛。勿以為頸椎退化只是身體機能變差,一旦頸椎壓住中樞神經,除了四肢麻痺、手部動作欠靈活,更影響步行、大小便失禁,甚至癱瘓。年紀大的人特別要留意以下警號,當發現扣鈕、揸筷子等細小動作難以操控,宜立即求醫,以免病情惡化,影響復原。

頸椎退化與年紀增長有關,關節及軟骨日漸磨損,到40至50歲後就開始退化。不良坐姿亦會增加軟骨負擔,頸部曾意外受傷亦會較一般人易有退化情況。頸椎退化的人,頸部肌肉較繃緊,靈活度下降,轉動頸部時會有「咯咯」聲響,亦可能會有頭痛、頸痛情況。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「低頭族」可能亦有機會加劇頸椎退化。

由於頸椎退化是常見都市病,大多數人輕視病情,當頸椎壓住神經線,出現手腳麻痺、四肢力度變差,才加以警惕。一般來說,頸椎若擠壓到外圍神經線,大多可用消炎止痛藥、物理治療等改善症狀,超過9成個案可以復原。

不過,部分複雜個案較難處理。例如骨刺、椎間盤突出、黃韌帶鈣化或增生、後縱韌帶骨化,以至先天的椎管狹窄等,都會令頸椎椎管變得狹窄,更易壓到中樞神經。不但可引致手腳麻痺,手部細微動作亦會變得不靈活,例如難以揸筷子、無法扣鈕、寫字等;步行姿勢亦會變得不穩,走路時有「踩在棉花」上的感覺;身體平衡力變差,因此走路時雙腳會分得較開。嚴重者或無法控制大小便,甚至癱瘓。

上述這種嚴重情況屬於脊髓神經病變,可以急性發生,例如老人家不慎跌倒,頸椎向後拗時壓到中樞神經線,可以引起四肢癱瘓(脊髓中央綜合症),較難完全復原,有機會永久傷殘。因此長者更加要留神,如本身有骨質疏鬆,更易因為跌倒而骨折。

脊髓神經病變無法單靠藥物或物理治療復原,病況嚴重的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。手術主要分兩種,第一種是椎板切開術,骨科醫生會打開椎板,擴開狹窄的椎管;另一種為椎板切除術,適合年紀較大病人;部分人同時會進行脊柱融合術,用金屬植入物固定頸椎。一般來說,鬆解椎管後,並非可立即復原,手腳麻痺及繃緊情況雖可改善,但完全恢復功能或需數星期至數月時間的康復治療。

頸椎退化雖是常見問題,但影響甚遠不容輕視,除了要避免頸椎受傷,平時亦要維持良好坐姿、多做運動。一旦出現症狀應立即求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

<刊載於《香港01》,2023年9月18日>